山西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、省政协委员、民革省委委员
张志军
“大数据”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一经提出,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。上至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,下至普通百姓孩子的专业选择,无不紧紧围绕“大数据”这一核心。
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其客观发展规律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“信息化”发展进程也不例外,其遵循的是“诺兰模型——初始、蔓延、控制、集中、信息管理、成熟完善(大数据)”规律,“大数据”应是“信息化”进程的最高阶段。一方政府在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政策时,首先要考虑该地区的“信息化”现状。
从我省情况来看,“信息化”进程并不乐观,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,大部分行业仍处于“控制、集成”阶段,还远未真正进入“信息管理”阶段,这时候盲目地按沿海发达省份已进入“成熟完善(大数据)”阶段的现状制定规划和政策,很有可能不适合我省“信息化”的发展,从而导致像开革开放四十年前“生产关系”超越“生产力”发展而出现的被动局面。
鉴于以上原因,个人认为,在我省目前还远未为“大数据”阶段奠定“海量”“高质量”基础信息的现状下,各级政府更应高度重视其各类机关和各行业组织机构 “信息管理”阶段的发展,奠定“海量”“高质量”数据,迎接真正“大数据”时代的到来。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1、高度重视“首席信息官(CIO)”和“信息化办公室”的作用
“信息”的产生和使用是遍布于整个组织机构的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,一个“组织机构”的“信息管理”如同一个“人”的“神经系统”一样,需要一个集中控制中心--“大脑”,才能够统筹协调地运行和健康良性地发展。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,各组织机构必须成立由决策层级的“CIO”直接分管的“信息化办公室”,负责整个组织机构的“信息化”工作,才能保证其协调可持续发展。
2、高度重视“信息标准”的制定和推广工作
“高质量”信息的产生基础是“信息标准”,政府应积极制定各行业的“信息标准”,并规范各组织机构在“行业信息标准”的指导下制定适合本机构的“信息标准”,在信息化进程中严格按“信息标准”进行信息管理,为“高质量”信息的产生和积淀奠定坚实基础。
3、高度重视信息化的“顶层设计”
信息化的“顶层设计”是其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保证。各级政府应在本级政府“五年规划”指导下,制定“信息化”专项规划,指导各行业组织机构做好本机构的“五年规划”,从指导思想、规划原则、总体目标、分阶段目标、主要任务、分阶段任务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尽规划,保证组织机构信息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。
4、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和基础信息积淀工作
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各行业和各组织机构建立“数据中心”,高度重视在生产或管理过程中产生信息的“价值”,利用数据库、非结构化数据库、数据仓库、数据交换、数据清洗等技术全面开展信息管理和基础信息积淀工作,为迎接“大数据”时代的真正到来做好充分的“数据”准备。
5、高度重视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
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的员工,制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级标准和培训机制,充分考虑员工信息化工作量,实行激励和鞭策相结合的措施,推动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。
6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
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组织机构建立信息技术服务部门,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信息技术服务部门对员工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,为“大数据”时代的到来提供可靠技术支持和保障。
7、高度重视信息化的相关保障措施
各级政府应积极倡导组织机构,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,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,制定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、发展规划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,对体制内机构,还应保障其信息化人才的指标需求和财政支持力度,全方位从人、财、物方面做好保障工作,促进信息化进程尽早进入“大数据”阶段。
2018年6月29日